2018年青岛版三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跷跷板》教案设计(2)
(学生在实物投影前介绍,教师提问“你怎么想的?”“一边一个还可以怎样挂”“大家看他画得对不对,谁画这种玩法的图了?”“有没有一边挂两个的吗?” “谁能给他提问题,谁来补充一下?”等,适当进行鼓励性评价,如“你的想法真奇妙,还有别的挂法吗?”“你的挂法还挺复杂呢?有没有用很少的钩码让它平衡的?”)
5、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6幅平衡图,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觉得哪些杠杆尺的平衡很相像?(学生汇报)
师板书:一样多(重)一样长(格),平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平衡。
6、师:如果一样多,不一样长能不能平衡?(可以演示一下)
(师生讨论分析第二类为什么能平衡?总结出挂的多的一边离中间近,挂得少的一边离中间远;重的一边离中间近,轻的一边离中间远。)
(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
师:同学们,平衡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们了解多少?
学生自由交流,如人们利用平衡现象发明了秤、天平、体重计;挑水时扁担放到肩部中间;起重机吊起重物而不倒;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做动作时要保持平衡等。
(四)自由活动:玩“蜡烛跷跷板”,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五)总结评价,拓展活动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同学表现最好?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除了你们小组之外,还有哪个小组表现最好,你们觉得老师今天表现怎样?
2、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师:(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请同学们课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动脑,动动手,看谁制作的更好,更新颖。系列资料
第3课《跷跷板》教学设计脚本样稿
教学流程 素材说明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需要课件或图片“玩跷跷板”
(二)制定方案 实验探究
1、提出活动指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保持平衡?”
2、学生预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3、进行探究实验。交流实验情况及发现。
4、总结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出示杠杆尺、钩码、实验记录单等
(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交流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有关天平的资料和生活中平衡的图片,如走钢丝。
(一) 自由活动:玩“蜡烛跷跷板”,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出示 “蜡烛跷跷板”。
(五)总结评价 拓展活动 做个类似跷跷板的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