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多少家庭,输在了没有仪式感

钱志亮工作室 2018-05-28 16:55:3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黄磊曾经在《奇葩说》上面说:

  “如果有一天有个男人向他的女儿求婚,而对方说不办婚礼,那么他会跟女儿说:不要嫁给他!连那样的仪式感都没有,我认为是不对的。”

  在黄磊看来,婚礼,是夫妻最重要的“仪式”。

  仪式,是很多人经常忽略的一个词。其实,在无聊的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仪式感,去度过平淡的日子。

  而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也少不了仪式感。

  01 生活需要仪式感

  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

  一个很好的答案是:为了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我见过一些年轻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房间里四处都是随意乱丢的衣物;冰箱里随便翻出点食物就是一顿饭;忙于工作,早就忘记了什么生日、纪念日......一边抱怨着生活的枯燥,一边又不愿做任何改变。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仪式感不需要多少的物质做基础,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餐桌上的一束鲜花、开学前的新书包、上课前,班长的一声“起立”、春节时,门上那一幅幅春联......这一件件小事,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

  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仪式感能让你心怀期望,与矫情无关,与物质基础无关,而是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重视,对自己的重视。

  生活就摆在那里,活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

  02 亲子之间需要仪式感

  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仪式感吗?

  我一同事,为了参加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放下手中重要的工作,不辞辛苦,从北京飞到广州,周围人都劝她:“毕业典礼只是走个流程,用不着这么大费周章。”

  同事笑着说:“我只是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毕业典礼虽然只是个形式,但却是孩子和学校生活的最后的告别,我过去,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也希望孩子能重视自己的毕业,正式告别过去,有个全新的开始。”

  对孩子而言,有这样一位妈妈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我们身边有一些父母,十分讲究实际:

  “小孩子过什么生日!”

  “奇奇怪怪的节日,瞎凑什么热闹!”

  “上个学而已,衣服鞋子随便穿吧!”

  可能对于父母而言,做不做这些事情,对孩子的爱都不会减少,但对于孩子而言,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枯燥的生活中,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会给孩子足够的亲近感与信任感,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和乐趣。

  有心理专家认为: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不仅仅是在特殊的日子,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成了孩子最美好的记忆。

  03 婚姻需要仪式感

  有些事,你从来不说,又从来不做,即使很爱对方,但也很容易走着走着就散了。

  曾经看过韩国一个《30天的承诺》的短视频,深有感触。

  短片中的女主,离婚的最后30天,要求丈夫每天和自己拥抱,亲吻,亲手,说我爱你。

  丈夫说:“那段时间我所忽略掉的她对我的关心和爱,又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

  一段婚姻,开始的时候再轰轰烈烈,如果没有经营,没有一点点仪式感,当初在一起的初心终将会被琐碎的生活磨得一干二净。

  很多夫妻,生活过得平淡无趣,甚至充满了争吵冷战,往往缺乏了仪式感。

  我们小区里有对恩爱的老夫妻,结婚几十年一直恩爱如初,每年的结婚纪念日,他们都会认真地去过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约会。

  邻里邻居谈论他们,都止不住羡慕。有一次,有位年轻的妈妈说:“我们真得跟老人家学学。”

  但旁边的丈夫却不乐意:“学什么,都老夫老妻,过什么节日、送什么礼物,孩子都上初中了,整那些虚头八脑的干嘛。”

  这就是我们很多人对仪式感的错误理解,认为仪式感虚,不切实际,做起来很难,只是一种形式。

  其实偶尔的仪式,是表示对彼此的重视,它从来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就像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台词所说: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形式主义再怎么不好,都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太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