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感统失调”和“感统训练” (2)
一方面,婴幼儿(0-3岁)精神卫生和发展障碍诊断分类手册(DC:0-3R)是接受为一种单独疾病的;但是另一方面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却不承认这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认为“感统失调”只是某些发育障碍疾病的伴发症状,比如多动症,比如孤独症。
也就是说,至少,感统统合有问题,这种表现是存在的,虽然不一定符合独立为一个疾病的标准。
说了这么多,我们作为家长要知道的是什么呢?
1. 感觉统合异常的发生概率并不是所谓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那么高。
现有的研究意见对于感觉统合异常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致,但是大概的区间在5%-16.5%之间。但是考虑到两个问题多动症和孤独症的发病率分别在11%和1/68左右,这两个发育行为问题又容易合并感觉统合的问题,现有的数据应该是在合理范围内。
2. 并不是所有的感觉“异常”真的是异常。
有家长曾经就孩子对声音敏感咨询过我孩子是不是感统失调。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婴幼儿对于声音通常比大人更敏感,比如我们觉得电吹风的声音、冲水马桶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汽车喇叭的声音虽然大,但是并不至于让我们无法忍受。但是很多婴幼儿却表现得特别害怕。这通常是正常现象。
如同你觉得水温合适,孩子觉得烫是一个道理。多年的生活让我们的皮肤比孩子粗糙好多倍好吗?其它感觉也是如此,我们在反复的环境刺激中已经不那么敏感了。这也是为什么大人觉得不放盐的菜简直无法下咽,小宝宝却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孩子刚开始学习走路、跑、跳等,姿势不那么好看,容易摔跤,这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正常的,不要拿成年人的标准看孩子。
还有一些情况也不能认为孩子存在感觉异常:
比如,一直穿袜子从没有脱过鞋子的孩子,让他突然光脚站在沙滩上,他们可能会抗拒害怕。同样,从没有摸过毛绒玩具的宝宝,如果第一次接触的毛绒玩具就是突然发出声音或者突然动起来让他们吓一跳的,那么这个宝宝以后可能有一段时间只要看到或者摸到毛绒玩具就可能特别害怕,即使那个玩具不动,也不发出声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上可能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比如有人很害怕沙子磨地的声音,有人害怕指甲刮玻璃的声音,有人恐高,有人特别讨厌某种食物在嘴巴里的质地感觉……
也就是说,如果把感觉信息的加工看做一个连续谱,其实我们都在这个连续谱上,只不过我们很幸运,不在极度异常的两端,并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或者工作。
如果和同龄人比较,极度异常,且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或者社交等,还是要引起关注的。不仅要关注感觉异常本身,还需要关注有没有其它相关问题。分析时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具体经历等进行个体化分析。有一些感觉统合的评估工具可以作为参考。
3. 合并感觉统合异常的其它疾病,建议不要把感统训练作为核心矫治方法。
说这一点是源于一个让人很惋惜的病例。孩子在2岁半诊断为孤独症,家长听信某训练机构的话,只要坚持感统训练就可以让孩子预后良好。于是接近两年的时间里,还在一直在做感统训练,其它有循证依据的训练方法一直没有使用。
家长坚持的依据是孩子确实有进步,我想说的是,即使不训练,孤独症的孩子也不是静止不发展的,这些进步到底是源于感统训练还是源于孩子的自然发展?如果进行有循证依据的训练会不会更好?要知道,并没有循证依据证明感统训练有利于孤独症的核心症状的康复,而孤独症的专业训练,是有年龄的黄金窗口的。
所以,针对核心症状,如果孩子有感觉异常,配合辅助感觉统合训练,才是最建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