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研究

2018-07-06 14:41:4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摘要: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执行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能否在实际应用中达到其预期目的,就要从学校所规划的课程内容来窥探。当前部分学校尚未制定系统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体系,而已规划好的学校课程也存在着师资队伍不理想、评价指标不明确以及课程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从学校制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重要性着手,基于此对当前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规划体系存在问题的学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尚未开展此活动的学校也能够通过此项研究探索,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视角;实践性;开放性;综合

  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意义在于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的操作方法。此课程由于全国各地方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资源分布不一致,使得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如何制定课程的执行标准是由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与当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决定的。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其中少数学校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制定标准后的学校也存在着一些课程具体事务实施的问题,仍有部分学校没有开展这项活动。本文从学校制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重要性着手,基于此对当前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规划体系存在问题的学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尚未开展此活动的学校也能够通过此项研究探索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一、学校制定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避免课程开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在实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班级制定不同的课程操作方案,还要学校将教师的研究结果统一到课程规划体系当中,这样一来,能够避免课程开设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教师制定的具体课程内容由于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成果具体情况决定的,因此课程内容能够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学校制定统一的课程规划标准之后,能够使得各个年级与班级的课程实践活动开展有序,且能够保证质量。每组课程的开展都留有了足够的空间,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实施原则。

  (二)有利于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有效利用

  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较强,因此就需要学校在设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时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并保证学生在具体的课程活动当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体验到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目的与意义,学校应在教师设定丰富有效的课程规划之后,为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足够的使用资源,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其中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学校在进行课程的整体规划过程当中,对课程进行统一的规划标准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具体应用,充分地调动学校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活动实践空间,除了能够有效地使教师设定的课程内容得到实现,还能够带动学校周边资源的积极使用。

  (三)有利于实现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无论是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还是学生的主要理论课程,都需要系统专业的规划与管理,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课程执行有序的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对课程在专业角度上进行思考与评价,这样有利于实现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学校在设置系统的课程执行标准之后,学生上课所使用的教室、课程资源以及具体课时等信息都能够得到落实,课程的具体运作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学校在制定统一的课程执行标准之后,日常课程的实施就能够形成秩序,学校也能够在此过程当中检验所制定的标准是否具有可行性、执行力度如何,并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标准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起到评估与监督的作用。

  二、学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不理想,影响综合社会实践的有效实施

  由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要求具有综合性以及实践性,因此需要教师在课程内容介绍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程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实现课程活动的存在意义。但是,当前部分学校教师的资质并不理想,不能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还有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使得这类教师也同时兼任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部分,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够得到专业的实践活动经验的传授的情况出现。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是学生对社会各行业具体运作有一个初步了解的过程,在这一方面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这方面部分学校还未形成良好的教学风貌。

  (二)课程管理不到位,阻碍综合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开展

  另一个存在问题是课程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计划、方案制定不周全、课时量得不到保证以及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被多层次划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消耗学校大量办学精力四个方面。课程计划制定不周全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对社会行业的体验不够全面,不能够对当前社会的具体操作状态形成初步的认知,而课时量缺乏则会使得这一社会实践课程无法达到其创立初衷。该课程被多层次的划分使得学生所学内容杂乱无章,每一部分都是浅尝辄止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这项课程的开展消耗了学校大量的办学精力就会影响到主学科的办学效果。

  (三)评价指标不明确,偏离综合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

  由于制定的评价指标较为偏重化,不是仅仅注重结果就是对过程过分强调,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够综合全面的发展,素质得不到整体性的强化与提升,教师也因此不能够设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与监督。除此之外,学校也没有设立具体的评价项目对教师的课程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一来教师的课程执行状态就不能够规范,且秩序良好。

  三、促进学校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课程开发意识

  由于各地学校资源环境不同,就使得不能设立统一的标准对各个学校的实践课程进行行为上的约束,因此,就要找到各地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之间的共通之处与根本所在,对进行课程在执行力度上加以提高,对于此应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课程开发意识上着手,这样教师就能够开发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从而在巩固学生技能基础的同时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学习资源上的分配与划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