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大班幼儿获得数学经验的关键(2)

2018-07-11 16:40:1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在这一阶段,幼儿可以学习的有关数与量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引导幼儿认识数的存在,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意义,数既可以表示物体数目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引导幼儿理解基数和序数的不同。此外,还可以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运用顺计数、倒计数的有关事例,理解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等等。

  大班幼儿对数字和文字有一种积极探索的愿望,能读能写会带给他们很强烈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教大班幼儿学习正确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还可以配合进位计数的表征来引导幼儿学习两位数的书写,但一定要注意笔顺、起笔和落笔的正确及笔画的工整,特别要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以及正碲的写字姿势。

  (2)在“加”与“合并”、“减”与“拿走”之间建立联系。在数的运算方面,可以帮助大班幼儿了解、认识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并学习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解答简单的加减(求和、求剩余)应用题,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加减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加减算式并知道算式表示的含义,例如“1+2=3”可以表示:停车场里先停了1辆汽车,又来了2辆汽车,停车场一共停放了3辆汽车。

  (3)精确感知物体量的差异,并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排序。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高矮、粗细、宽窄、厚薄等连续量,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发现量的不变性,知道即使物体的外形、摆放位置等发生了变化,它的量也不会改变。还可以引导幼儿比较量的差异,在比较各种量的差异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体验其中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帮助幼儿建立序列的逻辑观念。例如比较三个以上物体的长度或大小发现A>B>C,则A>C,而C

  (4)学习自然测量。测量是测定物体数量特征的过程。这一阶段幼儿的测量活动基本上还属于非正式的测量阶段。首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自然测量,即利用各种自然物,如小棍、筷子、纸条、瓶盖等作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高低、容积等,运用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进行测量,正确表达测量的结果。初步知道通过测量可以获取量化的信息,如通过测量,幼儿可以了解自己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

  (5)知道可用简单的方法估计时间,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大班幼儿应能理解和运用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如年、月、星期、日、小时、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利用四季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各种非正式的计时工具(如可持续1分钟的沙漏、发条玩具)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时间概念和时间关系。

  此外,还可以教幼儿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初步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可通过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钟表,或通过玩“拨钟点”、“时间接龙”、“现在几点钟”的游戏,让幼儿了解时钟钟面的主要结构,区分时针、分针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如图1-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