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资源活动室的创建与利用(2)
。通过每次活动签到及“推门听课"的方式,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与质量,作为考核课程是否落实的依据。 ●联动机制:幼儿、教师、园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保障资源活动室的“互动共建”,使之更符合幼儿活动、教师教学的需要。 联动内容:(1)每日巡视。选派行政园长与教研组长每天巡查,以便及时解决各类资源活动室利用中产生的问题。(2)每周请购。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每周五将所需材料以请购单的方式及时报总务部门,确保资源活动室材料及时、按需添置。(3)每月例会。每月一次召开课题中心组例会,了解各组课题推进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与建议。 五、资源活动室的利用方式 在已有环境设置的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幼儿兴趣、需要自行调整,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设置和利用资源活动室。
●混班式运用。多个资源活动室面向多个班级同时开放,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进入相应的资源活动室活动。 混班的活动形式拓展了幼儿的交往空间,锻炼了幼儿的协调能力,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自主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特长、兴趣自行选择管理相应的资源活动室,促进活动质量的提升。
●整合式运用。幼儿园课程往往以主题的方式呈现,需要综合利用各类资源环境。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预设的网络,整合运用资源活动室,以支持主题活动的开展。如中班组在预设“好吃的豆”主题活动时发现,园内的种植区、图书室、结构室、劳作室等均能为活动提供资源支持。为此,年级组通过整合安排,有效利用了所需的资源:在种植区种植豆豆,引发幼儿对各类豆豆的关注;在图书室查阅相关的种植方式,保证科学种植、养护豆豆;利用结构室的材料搭建小栅栏,责任到组,强化对种植区的管理;利用劳作室开展系列劳作活动(如剥豆、磨豆浆等),等等。 资源活动室的创建与利用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收获。
●加强了幼儿园课程活动间的联系。站在课程建设和强化课程领导的角度,我们不断思考课程资源与课程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运用中,我们也加强了各类课程活动间的联系,提升了教师课程整体实施的意识,使得资源活动室活动与班级活动“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凸现了“共生”关系。如,在班级科学角里发现的光影问题,在班级集体探索活动中产生的沉浮问题等,都可以变成探索资源活动室墙面上“我的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幼儿到适宜的场所运用丰富多样的材料去探索。又如,班级表演区中的节目被搬上了幼儿园小剧场的“周周演”,孩子们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小剧场“周周演”中的精彩节目被请进了班级,变成班级活动的生成内容、集体活动的欣赏环节……孩子们从“小演员”变成了“小老师”。 ●提高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度。为了采集信息,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真实情况,以便对材料及活动作出更为适宜的调整,我们探索用多种方式去关注幼儿。如,我们设计了幼儿活动观察记录表,并根据使用情况不断调整,以了解幼儿的活动需求。我们还设计了幼儿使用的观察记录表,以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如,在小剧场的活动中,我们采用投票的方式让幼儿选出最喜欢的节目,然后据此去了解、分析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以调整表演内容,优化表演形式、指导策略等。
●提升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为了提升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我们让中大班幼儿参与资源活动室规则的共建。在资源活动室正式使用之前。我们组织幼儿商讨、制定资源活动室的使用守则,并让他们用自己能读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张贴在活动室内。幼儿进入该资源活动室活动时首先要学习、解读相关规则并共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