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行为怪异的幼儿
一、个案研究探索背景。
1、个案状况。家家(化名),男孩,五岁半。
2007年10由淄博市临淄区职工幼儿园转入我们班,当时十分凑巧,我去园长室上交幼儿信息材料,家家的妈妈带孩子到我们幼儿园报名,初次见家家,觉得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特别招人爱,我跟他打招呼,他只是用大眼睛看了看,没有理我。真没有想到家家分到了我们大一班,我把孩子安排好后与他的妈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孩子的妈妈特别交代,家家的爸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孩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原本活泼的家家变得情绪不稳定,脾气有点怪异,有自闭的倾向,对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一点也不感兴趣,希望老师多帮帮孩子,费心开导教育他,让家家在新环境中,忘掉过去回到从前,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对其家庭遭遇的不幸十分同情,对家长的要求也很理解,我决心全面观察了解并帮助这个孩子。
2、家庭生活背景。
家家(化名)出生在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同在电力公司上班,家家小时侯由爷爷奶奶带着,三岁后进入幼儿园,小家伙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只是在幼儿园喜欢搞些恶作剧,比较顽皮。直到车祸发生,家家亲眼目睹了这血腥的一幕,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妈妈又远走他乡与临沂化工厂的技术员邱海涛结婚,爷爷、奶奶舍不得孙子走,就把家家留在身边抚养。从此,小家家变了。不喜欢与别人讲话,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性格怪异,无法正常学习。老人不忍心看到孙子这样,决定让孩子换个环境,妈妈李守晴和新爸爸邱海涛带着家家来到了寿光市福瑞化工厂。因我们北洛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办园特色鲜明,保教质量高,距离福瑞化工厂也不算远,家家从此成了北洛幼儿园的一份子。
二、原因分析。
接手家家后,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小家家确实有些怪异,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他从不主动与老师们打招呼,也不跟妈妈说再见。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上课了,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两手不停的玩着衣服的拉链。课堂上从不发言,经常独自发呆,唯一的爱好就是拿着彩笔不停的画,自由活动时,小家家喜欢独自一人钻到那只“小兔子”山洞中,老师鼓励小朋友和他玩,不一会孩子们就都走了,因为家家根本就不和大家一起玩,看着他一个人呆坐在那里,我特别的心疼,开始寻找导致孩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1、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家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经历车祸失去爸爸让他完全陷入了恐惧之中,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了自卑心理,妈妈不负责任的离开又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致使孩子对一切失去了兴趣,生活习惯被打破而引起了心理失衡,因此他宁愿呆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而孩子毕竟是天真的,他想用彩笔描绘那片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天空。
2、幼儿园与社会方面的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不难发现,目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对于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不够重视,对他们的关爱也就没有摆放到应有的位置。更没有耐心教育那些正常家庭的孩子用实际行动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
另外,社会因素也很重要,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用有色的眼光看待那些特殊的孩子,拿着别人的不幸津津乐道,其实正是这些不经意的闲谈,给那些不幸的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个案儿童家家(化名)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家伙从大人们的口中知道爸爸死后,妈妈又嫁人了,他一点儿也不喜欢新爸爸,也开始对妈妈产生了了厌恶感,从人们看他的眼神中,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此不自觉的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3、幼儿自身方面的原因。
从前,家家(化名)由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爱着,几乎所有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正是由于家长过分的疼爱和包办代替,过分的照顾和保护,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在幼儿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过程中,本身变得很脆弱,适应力差,当家庭以及周围的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时,其生活习惯被打破,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家庭的破碎对家家(化名)的心理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孩子无法达到和保持其与外部环境以及内心世界平衡的状态,因此产生了自卑害怕的心理,对自己信心不足。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与老师和小伙伴交流,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某些想法,内心没有安全感,行为退缩,害怕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