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中关村第四小学学校简介(2)

中关村三小官网 2018-08-22 15:39: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二、课程研发,重构教育理解

  课程研究对每一个老师来讲,就发生在他/她的现场,当然,他/她的现场是学校,是教室,是他/她的课堂教学。

  画面2:"儿童本位课程"的研发

  "儿童本位课程研发团队"于2012年正式成立,致力于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2012年度,自治课程、慈善课程、体验课程、人物课程和节日课程相继拉开帷幕。"儿童本位课程"研发团队历经十次教育沙龙研讨,携手大学同事等教育同行,不断思辨、探索与实践中,围绕"懂规矩,有灵性"的学生发展目标,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发展的机会。

  2013年2月,第十届"我们作为研究者"以"教室里的儿童本位课程"作为讨论主题,共有十二位来自七个学科的教师分享了他们关于"儿童本位课程"的理解与实践。

  画面3:"校园节日"

  "校园节日"课程开发者周玲老师是一位品社老师,研究公民教育,在和孩子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周老师发现:学校需要提供给儿童足够的公共生活空间,而儿童有喜欢自己做主的特性,儿童自主"创造"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自己组织这些节日,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校园节日"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儿童过的是一种公共的生活。于是,学校节日委员会共向学生征集了536份方案,最后由委员会商议决定,"游戏日"、"电影日"、"天才日"就是这样诞生的。

  "校园节日"适合儿童的"天性",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满足了儿童自己做主的心理需要。"校园节日"作为课程,当然有相关的课程目标,但是,不同年段的孩子,他们的身心发展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校园节日"课程在目标设置上也有年段的不同。

  【观 点】

  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既有"顶层设计",即明晰学生目标和课程整体规划,也有"摸着石头过河",即不断的尝试和调整。在这个极具挑战和探索意味的过程中,老师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学校教育的价值,重新定义课程的理解,重新发现儿童,老师们参与课程设计与课程实践的经历使其成为专业的课程实践者。

  三、教师研究,穿行理论实践

  教师研究需要"梳子"做梳理,也需要"风向标"指明方向,教师研究经典活动承载了这两个功能。"我们作为研究者"是中关村四小教师基于"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LDC)"研究的经典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十届。而一年一度的"中关村四小教学风格研讨月"则是教师常态教学研究的阶段性呈现。

  画面4:"教学风格研讨月"

  第三届风格月活动的组织是一次项目运作,首先,对全体老师进行方案的介绍,使每一位参与者明晰参与要求和流程。风格月的内容由备课小组磨课两周,集中上课,各组说课、讲备课经历、基本功测试五部分构成。这五部分有清楚的意图:备课小组磨课,每个备课小组由6-7人构成,是一个适合讨论的人数,每个小组由一位老师选题上课,其他老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帮助其设计教学,教学设计填写在学校统一的"备课和观课模板",其中增加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评估,参与者在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时必然出现不同意见和共识,在试讲后及时评课调整,讨论确定最后的设计;集中上课,引入《中关村四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每一位听课者都参与评价,邀请相应的学科专家评课指导,评课指导面向全体老师,每个学科都有机会学习、迁移和借鉴;说课人要求由本组的年轻教师承担,他们可以通过说课得到一次梳理和表达上的锻炼;讲备课经历者则由抽签决定,这其实考验每一个小组的参与程度,又是一个鼓励特色展示的安排;此次基本功测试为粉笔字测试。项目运作对一个团队来说意义非凡,我们在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能让彼此理解的话语体系,这样的话语体系犹如"活性因子"使得我们每一个人对问题理解消化。

  【观 点】:教师研究经典活动是一次经验与精神的盛宴,而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中,教师是主角。

  四、分享共生,成就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的无数个事件中形成和发展的。身边同事的经验更容易引起老师的共鸣,"且行且思"作为一种教师分享智慧的机制已坚持了8年。渐渐地,教师的分享不需要固定的场合,教师的互助不需要提醒,教师已经将分享与互助当做一种自觉,一种默契。

  画面5:且行且思

  首先,老师需要一个场合分享。"从一个苹果的故事看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毕业生"、"墙壁文化"、"我们的社团"、"学具摆放图"、"作业完成表的策略"、"给孩子讲故事"等等,就是历次"且行且思"的题目,既有个人分享,也有团队汇报。

  教师在分享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做法和策略,还有思维的方式的转变,教师不会用"术语"取代鲜活的表达,而是敢"说自己的话",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做出专业的判断",获得"成长的自信"。老师们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渐渐地,有了这种氛围,老师把分享放在了日常,放在了身边。老师常常这样半开玩笑地说,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多好!

  【观 点】:尊重老师鲜活的语言和其特有的话语体系,尊重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创造教师分享的机会,唯有此,教师的实践才有可能闪烁理性的光辉。

  【结语】

  回顾教师团队成长的历程,教师团队所秉承的带有草根气息的研究方式,正在引导教师形成研究状态下的新的职业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也开始呈现出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的积极氛围,在这样一个友好、开放的共同体中,老师们的研究视角开始发生积极的转变,工作的热情得到了激发,每天的工作也因丰富多彩而显得更有意义。这源于学校创建了一个包容、开放、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安全、宽松的工作氛围,建立了常态下、朴实的学校文化,不断增强了管理作为激励、引导、支持、唤醒的功能。

  上述主题、画面和观点,绘制了中关村四小学校文化建构的线索和剪影。一所包容、开放的学园,是我们身处中关村四小的体验,更是我们对学校生活的理解与期待。包容、开放作为学校的气质,在教师群体中逐渐萌生、发散、生长、形成,成就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4、把中四的感想写下来,主要是告诉JM们,不要迷信名气,孩子喜欢的学校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