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培养儿童自我调节的教育策略

2018-09-13 16:05: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培养儿童自我调节的教育策略

  摘要:儿童自我调节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但更取决于早期的教育和培养。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自我调节发展的主要成长环境,其教育中的诸多因素对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培养儿童自我调节上,幼儿园应做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和重视儿童的常规教育。

  关键词:自我调节;结构;教育策略

  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受到其成长背景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背景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自我调节发展的主要成长环境,其教育中的诸多因素对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我调节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促进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在培养儿童自我调节时,应当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教育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自我调节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教师在创设良好物质环境时要考虑到各种物质存在对幼儿自我调节发展的影响。例如在玩具提供上,教师应保证玩具搭配的系列化、联系化,使儿童在玩具操作中能够遵循较强的程序,这对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另外,教师还应该尽可能为儿童创设不同的活动空间,除了安排便于儿童之间相互交流的开放区域外,也要为儿童创设相对安静的空间,这种相对安静、自主的环境能够提高儿童学习和游戏时的自我调节。当儿童所处的环境是允许自主的、适宜发展的,他们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环境的要求,并自发地根据这些要求调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控制、主动性等自我调节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并通过鼓励尝试和欣赏成功来提升参与活动的信心,激发儿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儿童在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时,他的坚持性、延迟满足等自我调节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既有助于儿童自信心的增强,也会对儿童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有效的同伴交往是培养儿童自我调节的重要途径。由于儿童之间已有的经验、气质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那些社会规则内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儿童就能够为其他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提供参考,当儿童拥有可以从不同观点和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能力时,也就更有可能做到各方面的自我调节。为此,教师应该努力为儿童营造同伴间良好交往的环境,引导儿童向同伴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促进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

  二、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

  幼儿园培养儿童自我调节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在诸多的儿童游戏形式中,扮演游戏最适宜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Thompson认为,扮演游戏的诸多特征——儿童控制、丰富的社会规定和语言表达、满足儿童的兴趣——这些特征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大脑皮层的变化,同时也为自我调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游戏建立在儿童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儿童的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参观、日常生活、娱乐等多种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加深他们对周围生活、人与人的关系和印象。同时帮助家长安排好家庭生活,使儿童在家庭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为开展游戏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游戏是内容丰富和互相协作的活动,它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和材料作保障。教师应该给予儿童更多游戏的时间,尤其是要给儿童留出时间计划活动,让他们为实现活动计划而主动活动,保证游戏的完成并能够使儿童从游戏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教师为儿童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丰富,既能够满足儿童自由选择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也要将教育目标隐性体现于材料之中,使儿童在自主选择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促进与同伴间的协作与交往,发展自我调节。

  三、重视儿童的常规教育

  常规教育为儿童提供了运用社会规则的情境,促进儿童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内化,因此对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应赋予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社会领域目标如下:“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许多环节都可以以开放的形式向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是生活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游戏活动中自主选择、教学活动中的自主选择,对于抑制性能力弱的儿童,自主性既体现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活动方式的选择上。例如,活动材料的摆放应便于儿童自由取用,使儿童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一日活动时间的安排上,保证儿童有一定的自由游戏时间,当儿童表现出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时应避免强制,而要允许其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选择从事其他活动。另外,教师还要为儿童创设交流机会,引导儿童有效交流。研究表明,通过同伴间的小组讨论,不论是抑制性控制能力强的幼儿,还是抑制性控制能力弱的幼儿其选择更有价值的延迟满足的比例增加,这说明同伴之间有效交流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常规教育的有效性,使之真正能够促进幼儿自我调节的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同伴之间开展有效交流的机会,在有效交流中促进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