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指导方法
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指导方法
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却存在着不利于幼儿发展,甚至束缚幼儿发展的现象。从教师的角度讲,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教师对二期课改理念的误读,认为绘画不再需要范例,幼儿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幼儿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是,教师一味地追求幼儿技能技巧的培养,使幼儿丧失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对此,我们结合本园特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的美术活动,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旨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一、观察分析法,为幼儿的绘画活动积累素材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观察是绘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幼儿是通过观察认识世界、了解事物,并在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后在绘画中表现事物形象的。为此,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从而把握事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为绘画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
如当听到幼儿争论中午吃的鱼丸是章鱼丸还是鱿鱼丸后,教师发现幼儿眼中的章鱼、墨鱼、鱿鱼长得非常相似。为了帮助幼儿区分这三种动物,教师在查阅资料后设计了美术活动“海洋三姐妹”。一开始教师同时出示了三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自由讨论。教师发现幼儿对章鱼和鱿鱼较了解,对墨鱼有些陌生,于是就请幼儿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墨鱼的录像。紧接着,教师让幼儿再次讨论三种动物的特征并进行小结。幼儿很快就理解了三种动物的本质区别:墨鱼和鱿鱼的头是尖尖的,章鱼的头是圆圆的;章鱼和鱿鱼的脚比墨鱼的长。因为有了前期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幼儿能准确把握三种动物的异同,并在之后的绘画环节正确地表现出三种动物的特征。
二、示范讲解法,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支架”
这里所说的示范讲解法并非传统的让幼儿模仿范画的方法,而是把示范重点放在绘画的方法上,让幼儿通过感受和借鉴来提高绘画能力。示范讲解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局部示范,主要是指在新的绘画活动中,教师重点示范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幼儿顺利完成作品。如在美术活动“斗鱼”中,斗鱼大大的鳍和尾巴是幼儿绘画的难点。教师就请幼儿捡来梧桐树叶,采用描轮廓、拓印及手指空描等方式积累绘画经验,并将这一经验迁移到对斗鱼尾巴的观察与表现上。幼儿很快就掌握了绘画技巧,从而顺利地完成作品。
二是欣赏示范,即教师提供角度多样的范画或图片,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美,从而产生绘画的意愿。如在进行装饰画活动“海鱼宝宝穿花衣”时,教师提供了许多海洋鱼类的图片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发现这些鱼身上绚丽多彩又有一定规律的花纹,再辅以收集的一些装饰线条、图案的范例,供幼儿参考。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线条与图案,结合已有的绘画经验,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凸显自主性。
三是幼儿作品示范。每个幼儿的美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极具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尝试让幼儿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以此获得间接经验,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如在美术活动“海洋里的鲜花”中,幼儿欣赏了各种颜色的海葵图片,被这些色彩绚丽的“花朵”折服,纷纷发出赞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海葵。幼儿的表现手法各异,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全部放在展板上,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画,评一评哪幅画最漂亮,为什么觉得漂亮。经过讨论和比较,幼儿发现了每幅画的优势与不足,也了解了每幅画所表达的意思。幼儿的作品示范可以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在交流中获得共鸣,在实践中消化吸收。
三、改错游戏法,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美术活动中合理安排形象的主次关系十分重要,但教师仅通过语言解释很难让幼儿理解。因此,我们尝试用改错游戏法指导,将物象故意画错,让幼儿通过观察、改错,从中发现主体形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如在美术活动“小丑鱼”中,考虑到幼儿的构图能力有限,较少表现出主体所处的特定环境,教师特意出示了一幅有很多错误的画,让幼儿观察发现主体形象和背景的关系。有的幼儿发现海底出现了太阳,认为是不合理的;有的幼儿发现海底世界没有蓝色的海水背景;还有的幼儿指出海草、珊瑚太大,小丑鱼画得太小……幼儿很快指出了画面中不合理的地方,教师按照幼儿的要求一一修改,最终呈现出了一幅“正确”的海底世界图。通过改错游戏,幼儿知道了主体要画大一些,背景要画小一些,这样才能使画面看起来主次分明,构图合理。改错游戏法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还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美术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