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
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
自主游戏一直是幼儿园游戏领域的热议话题,大量研究表明,教师适宜的介入能够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有效性便成为教师指导游戏的核心。教师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介入状况以及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究竟如何呢?研究者以南京市某民办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幼儿园共有大中小9个班,每个班都会在上午开展自主游戏,研究者共收集了96个观察案例,结合对教师的访谈等,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自主游戏介入之教师方面
1.教师介入的身份以教育者居多96份观察记录的统计数据发现,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身份可以分为:教育者、游戏者和交叉者。教育者是指以教师的身份直接介入幼儿自主游戏,帮助或引导幼儿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或是帮助幼儿增进对规则的认识。游戏者的身份是指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间接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通过与幼儿的平等交流、合作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或者引导幼儿解决出现的问题。交叉者的身份是指教师的指导兼具教育者和游戏者的双重身份,教师运用包含游戏情境的语言对幼儿游戏进行干预与指导。这三种身份在游戏中包含的比例并不相同,据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者身份介入的比例最高,为80%;其次为游戏者,15%;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交叉者,很难把控,类似于“教育者”的替代品,因此在指导游戏时不多见,仅为5%。
2.教师的介入方式以语言(口语)指导为主观察数据显示,教师的介入方式存在语言类指导、动作类指导和语言结合动作类指导等三类。语言类指导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介入幼儿的游戏;动作类指导是指教师以纯动作形式介入;语言结合动作类指导是指教师采用的方式是动作和语言相伴而行。教师在介入方式的类型上存在不同:据调查结果显示,语言类是教师在介入游戏时极为常用的方式,占83%。可能因为口头上的指导较为简洁、高效,能将教师的想法直接传达给幼儿。其次是语言结合动作类指导,占15%;纯动作类的介人较少,多出现在整理玩具方面,只占到2%。研究者又进一步对语言类指导方式和语言结合动作的指导方式进行了探究,发现教师使用口语指导时主要采用的是指令性语言,而在动作方面主要采用是阻止性动作。
3.教师介人的内容以“常规要求”居多研究者对搜集到的96个案例进行仔细研读后,发现教师介入游戏后的内容情况主要围绕以下五方面:玩具摆放及规则要求、丰富游戏情节、了解游戏情况、评价幼儿行为和关注认知方面,据调查结果显示,介入内容主要以玩具摆放及规则要求占据最多,为57%,其次为丰富游戏情节,占据25%,了解游戏情况占到8%,评价幼儿行为和关注认知方面占到5%,可见教师对强调常规方面甚为关注,其次才是关注游戏本身。
如果把幼儿的游戏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教师的每一次介入都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存在推动和阻碍两方面的可能性。只有探究教师介入行为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才能对教师介入的性质给予较为客观的定性,因此,研究者又对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对幼儿游戏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二)自主游戏介入之幼儿及游戏反应方面
1.教师的“教育者身份”更多引发幼儿的服从性反应
通过研究观察案例,研究者发现,幼儿反应存在三种类型:积极反应、服从性反应和无反应。积极反应是指幼儿对教师的指导充满兴趣,能够和教师进行对话,讨论。服从性反应是指幼儿只是遵照教师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活动。无反应是指幼儿对教师的介入充耳不闻,不予理睬。
当教师以“教育者”身份介入游戏时,往往采用的是不容商量的口吻和阻止的动作,他给予了幼儿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幼儿往往会默默无闻地按照要求来做,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改写自己的“游戏剧本”,表现出“服从性反应”。而当在教师以“游戏者身份”介入的时候,幼儿往往将教师看成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他们反馈较多的是以游戏情景为主的行为反应,“积极反应”出现的次数最高。
2.“指令性语言”和“阻止类动作”形成了以“老师的游戏”为主的势头
当教师介入后,幼儿游戏走向可分为以下种类:以“老师的游戏”为主(以老师的要求意愿进行游戏)、以“幼儿的游戏”为主(仍继续自己的游戏)、以“共同建构的游戏”为主(在双方积极互动下开展了更丰富的游戏)。当教师采用指令性语言介入时,幼儿更倾向于服从教师的指导,游戏发展的方向也都顺应教师的意愿。而当教师在介入前充分观察当前的游戏情况,介入时以一位游戏者、形象化的身份介入,运用平等的方式和幼儿交流互动,幼儿就更能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游戏也就在教师的启发和幼儿的呼应下,两个主体的积极交流互动下,建构起更丰富的情节。
3.教师的“规则性要求”导致游戏的中断研究游戏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会发现不同的介人内容,幼儿的游戏会分为以下几部分:按照要求继续游戏、游戏受到中断、不受干扰,继续游戏和开展了更丰富的游戏,教师不同的介入内容与游戏的流畅性之间存在的一定的联系。当教师的关注内容围绕游戏情节时,游戏也就更易丰富地开展,得到延续。而当教师关注的内容在常规要求时,也极易造成游戏中断。当教师的关注点在于游戏内容时,气氛就相对缓和,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围绕游戏情节进行,教师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能更加投入到游戏中去,进而开展了更丰富的游戏;而当教师强调规则要求时,常常以保证安全或是强调规则为由,及时阻止幼儿当前的行为,忽略游戏的情节发展和幼儿的情绪反应,且对介入时机把握的不够恰当以及介人方式的不合理,使教师忽略了当前游戏的情节和幼儿的情绪反应,极容易导致游戏中断。
在现实生活中之中,教师的介入身份、介入方式和介入内容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当教师以教育者身份介人的时候,关注内容更多在于强调玩具摆放及规则要求,且更多地使用指令性语言和阻止类动作,在这类介入内容和介入方式下,幼儿多半是无回应或是消极回应,游戏的流畅性也受到了中断;而当教师以游戏者身份介入的时候,关注内容更多在于丰富游戏的情节,且较多地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动作来配合自身角色身份,进而更容易促进游戏情节地发展。
基于幼儿游戏中常见问题的介入策略吴彩霞(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发展会有不同水平,发生各种不同的状况,当幼儿游戏进行得比较顺畅、正常时,成人是不需要介入的。那么哪些状况才是“不正常”的,需要教师怎样介入呢?
(一)将“没有进入的游戏”引向深入
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他们不能专注于游戏,总是在教室或户外漫无目的地闲逛或做着其他事情,他的行为还不能称之为游戏。这样的孩子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耐心,按照孩子的水平,给出一些建议,引发游戏,让他们逐渐进入游戏。
1.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进入游戏刚入园的幼儿或能力较弱的孩子,自主游戏时由于自主权完全给了他们,而他们却不知道如何与材料互动,更不知道怎样与同伴互动,甚至遇到问题也不会请求帮助。对于这些尚未能进入游戏的孩子,老师应随时准备介入,当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游刃有余时,老师再往外缘转移。
(1)提供点子引发游戏。对于还不能进入游戏的孩子要多关注,有必要时提供一些点子。当幼儿面对一些材料不知如何下手时,老师也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人其中,并且与他们分享游戏玩法。老师可以借由自己的行为与存在,强调游戏的诸多可能性并加强互动与角色扮演。这样介入的结果可能会产生平行游戏或合作扮演游戏,从而在团体游戏生活中给这些能力弱的孩子一个位置。
(2)及时回应保护萌芽。一些能力弱的孩子往往也是些比较安静的孩子,在老师的眼中容易变成“隐形人”,老师一定要多关注这些孩子,帮助他们将心中的想法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从而进入游戏。
2.帮助“到处闲逛的孩子”专注游戏班上总有一些到处闲逛的孩子,有的是因为没有游戏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是因为没有坚持性,玩一会儿之后就游离于集体之外;有的甚至会搞一些破坏,损坏别人的玩具。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观察其兴趣点,适时介入,以让其进人游戏,专注于游戏。
(1)帮助计划。有些孩子一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游戏时间面对材料不知如何选择、如何游戏,老师在观察发现孩子兴趣点的前提下可以给孩子适当提示,以帮助他们确定游戏计划。比如:老师发现明明最喜欢乐高玩具,游戏时间到了,便走近他,问:“明明,你今天打算用乐高积木拼什么呢?”明明看着玩具不说话,显然他还是不能够明晰自己想要拼什么,老师继续问:“我想拼一个火车,但是不知道怎么拼。你可以帮助我吗?”明明听到老师这样问,眼睛一亮说:“我会拼呀。”“好呀,那我一会来看哦。”于是,明明进入拼火车阶段,老师便退出了。后来,明明不仅拼出了火车,还找来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玩具,邀请他们乘上火车去北京玩。他的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起来,老师及时退出之后,游戏的自主权又还给了他,他便又创作了更多的作品,生发了更多游戏情节。
(2)给其任务。有些孩子是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但玩一会儿就随处闲逛,我采取给其任务的方法,引导其专注于游戏。比如:小致是一个不能专注于游戏的孩子,今天照样如此,他玩了一会儿剪纸之后又开始在教室里到处奔跑,影响别的孩子。我叫住他:“小致,我知道你最喜欢剪纸,你能剪一个你最拿手的东西给我看看吗?”他一听说:“行啊,我会剪三角形。”于是,一会儿他真的剪了一个三角形给我。我夸奖他剪得好并且进一步给任务:“你能再剪一个大一些的三角形吗?”“能啊。”在我一次次更高要求的任务提醒下,他剪了各种不一样的三角形。后来,他又剪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就这样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直到游戏时间结束了,他还在乐此不疲地剪着。
3.帮助“霸占玩具的孩子”深入游戏常常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总喜欢霸占玩具,他们喜欢将一些玩具捧在手里,什么也不做,不仅自己不能进人游戏,还惹得其他孩子也因为不能拿到需要的玩具而无法游戏,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进入游戏呢?
(1)故作无理。《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中讲到两个孩子同抢一张娃娃床,两个都嚷着:“我先拿的!”这时,他们的老师丹尼斯走过来,没有立刻拿走玩具,而是仅仅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老师采取的方法乍看有些不讲理,还有些霸道,但他是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两个孩子,让孩子之间自己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就能再次获得娃娃床。当我们发现总是想霸占玩具的孩子时不妨学习丹尼斯老师,通过“故作无理”来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解决自己冲突的能力,让这些孩子尽快走出争抢玩具、霸占玩具的误区,真正进入游戏。
(2)故意忽略。儿童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报告老师,为了让那些为玩具而争吵的孩子学会自主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常常采取“故意忽略”的方法,将问题完全甩给孩子。比如:雨后带孩子们到操场玩轮胎,孩子们因为干湿轮胎选择产生了争执,而我也只是耸耸肩表示我也没办法。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有的干脆玩湿轮胎,看到水在轮胎里转来转去很是开心;有的用猜拳的办法和同伴轮流玩轮胎;有的两人一起合作玩轮胎;有的跑到远处银杏树下找到了干轮胎……游戏结束分享时,他们不仅分享了好多玩法,还分享了与同伴合作玩轮胎的过程,玩得不亦乐乎!
儿童有一种学习的内在动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以能启发思维的方式帮助其参与游戏、努力解决问题,为儿童获得游戏的成功提供支持、搭建支架。帮助其进行游戏计划、给其挑战性的任务、让其自行解决问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儿童进入游戏之后,教师便可以放手,让儿童自己规划。在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儿童会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乐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