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化(2)
3.凸显探究性
即所创设的环境要能引发并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学习,帮助幼儿形成认知新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以生态教育的需要为依据,创设与课程相匹配的探究环境。如在小班“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中班“我身边的动植物“主题中,都有关于植物的认知内容,如何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感悟生命呢?我们从幼儿喜爱并熟悉的“水果”“动物”入手,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精心种植了樱桃、杨梅、桃、葡萄、梨、枇杷、猕猴桃、石榴、橘子、枣等四季果树,开辟了“鸽子”“兔子”动物饲养角,建立了开心农场,为每个班级提供了独立的种植园地,使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充分感知动植物成长的有关问题,专注探究,萌发创造美好环境的情感。此外,还利用各种生态材质,在幼儿园的墙沿处创设各种挑战幼儿智力的问题墙。如利用不同的木桩打造探究“粗细”的问题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十二生肖”的问题墙。这都为孩子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注重互动性
即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生态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节能环保,要让这一理念深入幼儿心中,仅靠环境浸润与言语说教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让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全面感知、深度体验。我们的早锻炼场所、区角活动区域、生活操作间,都成了幼儿与生态环境进行互动的有效场所,我们把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其中,引导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例如,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废旧报纸卷成“纸棒”、揉成“纸团”,在早锻炼时玩“赶小猪”的游戏;把废旧牛奶罐改造成“高跷”等有趣的体育活动器材;把废旧纸盒改建成“电视机”“冰箱”“取款机”“收银台”“桌子和椅子”等角色游戏设施。通过这些活动,增加了幼儿与材料、物品、教师、同伴相互作用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与技能。
“别有洞天”促生态环境更趋深入
我园近两年来对生态教育环境创设的探索,成效显著,令人欣慰,但我们深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我们要以幼儿为本,继续深入探索,不断优化和完善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创设。
让生态环境成为幼儿学习的“主阵地”。继续挖掘生态环境创设策略的教育功能,深入开展生态课程建设,及时更新并丰富生态环境内涵,凸显幼儿发展轨迹,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的“隐形课程”,促进幼儿个性活泼、身心健康地发展。
让生态环境成为幼儿园文化特色的“展示墙”。深化环境研究的内涵,整合提炼文化品位,立足本土,引进长兴特色,凸显生态个性文化,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让生态环境成为影响社区居民的“觉醒场”。把“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传播到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每个角落,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等多种活动,来唤醒家长和居民的参与意识,使他们都能积极投入到生态环保教育中来,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更加洁净,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