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支持
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支持
笔者曾经在中班组织了两次绘画活动:一次是提供范画“抬头的娃娃”,要求幼儿学画;另一次是自由绘画“我的好朋友”,幼儿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他画像。结果,绘画结束半年后,在掩去名字的情况下,近80%的幼儿不能认出自己的“抬头的娃娃”作品,但75%幼儿能够分辨出自己画的“我的好朋友”及是为谁画的。当幼儿模仿范画创作时,很难显露真实的感受与想象,不仅画面单一、不具特点,而且很可能不是幼儿想要创作的作品。而自由绘画的作品融入幼儿自己的喜好,有更大的独特创作空间,因此画面生动、富有特点。
但3~6岁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涂鸦期与象征期之间,绘画行为及作品往往让成人不能理解,尤其在中小班阶段。由于这种不理解,成人会表现出不耐烦、不喜欢甚至指责的负面情绪,很容易阻碍幼儿的绘画兴趣、创造能力等的发展。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出台后,艺术领域部分提出的教育建议——不使用“范画教学”成为大家的争论焦点。在没有“范画”的情况下,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观察并解读幼儿在绘画过程所表现的是什么?怎样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发挥?引导幼儿从涂鸦期过渡到象征期的具体教育方法又是什么?该如何有效地回应、支持、引导幼儿的绘画?
基于对小班幼儿绘画过程的观察与记录,我们开始了初步探索,其中若干粗浅经验也许对其他年龄段亦有启发。
一、观察倾听,理解相同对象的不同表现、相似画面的不同表征
小年龄幼儿经常会“乱画”,即一些线条看似杂乱地混在一起,或者画一些意义不明的圈、点和线条的组合画。这些画与实物相去甚远,甚至没有任何相似点,导致成人很难分辨其表征意义,让成人甚至幼儿自己事后都很难解读这些图像所传递的信息,更难为它赋予意义。面对这些“看不懂、画不像”的作品,成人很容易脱口而出:“你画的什么呀,一点儿也不像。”由于成人往往选择忽视且极少关注,幼儿会由此画出更多的杂乱线条,或者不画。
其实,“l~4岁的幼儿处于涂鸦期,他们从无控制的乱线涂鸦到有控制的命名涂鸦;3~6岁的幼儿处于象征期,开始用线条和简单图形的组合来表征自己所感知过的事物。”
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观察幼儿此时到底是处于涂鸦期的何种阶段,如果是无控制的乱线涂鸦,我们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等待他的精细动作得到充分的发展,直到小肌肉能够控制好画笔。
如果是有控制的命名涂鸦,那我们就要观察、倾听幼儿想要绘画的内容是什么。随着幼儿进入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每一次创造出来的图像痕迹就更具表征性。“幼儿与他所创造的痕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如果图像痕迹有意义的话,儿童赋予它以什么样的意义呢?”[美]Claire Golomb著:《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12]当我们能够了解这些意义的时候,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了。
案例1:不一样的蚂蚁
雨泽和宇轩在同一张画纸上共同创作一片小花园,他们都想请蚂蚁来小花园做客(可能是因为平时散步时都发现过蚂蚁)。
当老师走到他们面前,雨泽说他要请蚂蚁做客,然后在纸上画了一个非常小的圆点,过了一会儿又画了个稍微大一点的圆,还添上眼睛和嘴。
而宇轩的小蚂蚁则是先画出两根触须,在后面画上一个一个的圆,而且最先画的是上下两只大蚂蚁,最后则在中间画了一只小蚂蚁。宇轩对老师说:“这个是妈妈,这个是爸爸,中间小的是宝宝,他们在花园散步。”
分析:同样是蚂蚁,雨泽想到的是“很小”,宇轩想到的是“触须及圆圆的身体”,虽然都只抓住了蚂蚁的某些特征,但他们在想象作画的过程中不断回忆不断创造,使自己所呈现的蚂蚁逐步完善且独特、生动。
绘画过程中,不同幼儿明明画的是同样的事物,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其实,由于受到技能的限制,‘每个幼儿在绘画创作中或多或少地抓住了事物的某一特征,表达出来的东西自然会大相径庭。
案例2:像“兔子”的蝴蝶
一次,我们基于小班幼儿的日常散步活动,设计了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小花园》,提供画纸,鼓励幼儿独自或小组自由绘画,“邀请伙伴到花园做客”。宸宸和欣怡都画了貌似“小兔子”的图形。
老师走过去说:“哟,你们请来了那么多的小兔子。”
宸宸立刻指着自己画的“小兔子耳朵”说:“这个是蝴蝶,这是翅膀,它在飞呀,这个是它的身体……”
宸宸津津乐道地跟老师解释着自己的“蝴蝶”,好让老师看懂。其实,在绘画过程中,宸宸前前后后画了好多“半成品”蝴蝶,他指给老师看的是他最后画的、也是最完整的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