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自我形象理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2)

2018-09-21 10:14:5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三、如何通过美术活动了解、改善幼儿自我形象

  (一)要尝试学习分析、透视儿童绘叠作品


  有研究表明,儿童常使用曲线、眉毛或者眼泪来表示悲伤等特定的情绪状态。而如果画面非常大时可能表明儿童有一种攻击性倾向,或是表明内心的无力感或情绪化、躁动的倾向。画面非常小时则表明自我评价较低,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有退缩的倾向。而且颜色也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儿童图画中过多的暗色和阴影等灰暗色调,一般都和儿童的焦虑、不安联系在一起……[4]比如图1,是个大班幼儿的作品,画面中充斥着许多零乱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以及一些只有在小、中班阶段才会出现的简单符号和蝌蚪人。经过询问带班老师我们了解到,画画的这个孩子性格非常自闭、退缩,从不主动发起同伴交往,而且自理能力很差,但他的专注力很强,能很长时间认真做一件事情。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作品往往较小、而且散乱,画面的内容往往也很单一、偏执。比如这个孩子能够连续一个月画面中都是数字(图2):包括当天日期、年、月、日,加减乘除号、还有一些反复重复的零碎的数字和加减运算,而这些完全与教师活动主题无关。后来教师究其原因,原来他的妈妈在家一直教孩子学写数字、学习写日期等,加之这个孩子本身性格和能力等因素,就形成了我们下面看到的几幅图。可以说,只要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多了解幼儿绘画作品的前因后果,多分析孩子的作品,就有可能较为真实、全面、深刻地了解幼儿,从而了解不同幼儿的自我形象,为我们改善幼儿的自我形象奠定条件。

  (二)通过美术活动改善幼儿自我形象

  在孩子的许多表达方式中,绘画以一种非语言的象征方式表达了孩子潜意识中隐藏的动机、焦虑、需要等。从某种程度上说,绘画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多余的能量,宣泄消极情感。相信看过影片《约书亚》的观众,一定会对小男主人公约书亚印象深刻,妹妹的降临使他感到爱被剥夺,加上自身脆弱敏感的特质,这个孩子用充满“鲜血”、暴力和恐怖的一幅画表达了他内心孤独、无助和心理上的受虐(图3、图4)。比如,画面中血腥、冷酷的内容,尖锐、锋利的笔触,阴沉、抑郁的感觉,都表现出这个孩子内心极大的冲突和张力。

  西方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一条蜈蚣舞姿优美,用心险恶的蛤蟆对她说:“我不知道你跳舞在迈第45条腿时,那第54条腿在干什么?”蜈蚣听完后发觉自己不会走路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大量的有意识学习,会使幼儿背负大量的技法负担,无法激发孩子的潜能和无意识的。所以对于美术表现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师应该适当削弱技法要求,渗透无意识学习,激发他们绘画的自主性和潜能,通过美术活动中的自主活动改善自我形象。

  此外,让幼儿通过幻灯看全班同学照片,每个孩子在自己照片下签上名字。儿童从这种活动获得的自重和愉快感是不可能用定量的方法来检验的。它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些儿童的自我形象。[5]

  最后,父母是孩子自我形象最重要的参照物。积极的父母应时常关注孩子的优点、可爱之处,并能通过正面的引导、鼓励、赞扬和容忍,在孩子自我形象形成过程中,注入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转引:伊莱恩·皮尔·科汉,鲁斯·斯特劳斯·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46页

  [2]艾略特·w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80页

  [3]伊莱恩·皮尔·科汉,鲁斯·斯特劳斯·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28页

  [4]cadl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