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幼儿园生态化教学的特点与实践策略(2)

2018-09-21 15:30:4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其次,教师应能及时回应幼儿,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需要得到满足的愉悦。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事物与现象非常容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产生各种类型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人对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最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而后向高一层次的需要递进。幼儿的需要有许多,包括自然产生的生理需要,期望得到关爱与重视的情感需要,与同伴、老师交流的交往需要,以及自信心不断增强的需要等。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敏锐地察觉幼儿的不同需要,用各种方法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并让他们产生积极愉快的生命体验。例如在集体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有一些孩子举手发言很积极,但也有少部分孩子虽然也有表现的欲望,但由于性格内向等方面的原因而不敢或不愿举手,如果教师能够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意愿,从而给予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第三,应让孩子感受成功,体味自信不断增长的愉悦。成功的体验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年幼的孩子更是喜欢成功的感觉。成功是幼儿自信心增长的源动力。在教学中,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目的。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没有什么比成功的体验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什么比成功的体验更能给幼儿带来热情、执着、愉悦与信心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运用有价值的方式、方法、手段,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教师应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问题、材料、情境,能够依据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个儿童的知识、能力、情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教学物质环境的生态化建设。

  教学物质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包含园内资源建设与园外资源整合两方面。首先,园内资源建设指应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环境资源,为幼儿园教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充分创造教室和活动场地的教学氛围,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具体而言,幼儿园在建设户外环境时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豪华、美观,更应是适合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以创设更有教学价值的园所环境为目的。为此,应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努力创设自然风貌的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场地作为孩子集体活动的场所,应能激发孩子们较高的参与度、感受度,及与环境互动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和幼儿园应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既要凸显温馨和谐的家庭化氛围,又要简单生动,充满童趣。

  其次,应整合园外资源。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园内资源和园外资源的有机融合,可以为建设完善、多元的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奠定基础。为此,幼儿园应进行社区资源的整合,在充分了解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分布,了解其产品及其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对医院、菜场、学校、邮局、银行、书店、公园、居委会等设施进行统计,并与小区居民交谈,促使每位教师对社区中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分布了然于胸,并善于利用信息调查表,对与幼儿共同生活的成人的相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然后用绘图的形式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幼儿园教育资源分布图”,从而建立起多层次、多广度的教育资源储备库,为幼儿园实施生态化教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8.

  [3]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l999:48.

  [4]高杉自子.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M].王小英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0.

  [5]毛曙阳.关于游戏的哲学思考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O,(1).

  [6]黄大龙.关于生态课堂的再思考[J].人民教育,201O,(18—1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