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
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应抓住关键期.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文章就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阐述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
幼儿好习惯培养方法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人园前往往已经养成诸多不良的习惯,如任其发展,对孩子的将来、对社会的发展都将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来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让他们能健康地成长。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抓住关键期,从小班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信任你
要让孩子听你的,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要懂得与孩子交流感情。小班的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爱抚,我们经常要用拥抱和亲切的话语来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爱。如,每天早上,师生相互问好,可以抱抱孩子,夸夸孩子对老师有礼貌??
这样。师生之间既交流了情感,让孩子很快接纳老师.又培养了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必须正确使用权利,对待孩子要不偏不倚,不能带着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时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或不了了之,心情不佳时孩子的无心之过也会遭到大大的批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最后,班里的教师和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如果要求不一,态度各异,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也不听,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宽松的心理环境更注重以情促行,孩子会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听老师的话,再到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更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乐意做
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理解能力比较肤浅,因此空洞的说教是无 用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在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得相应的经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通过儿歌引导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湛,意义明了,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幼儿喜爱,特别适合于小班幼儿。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针对幼儿人园时的礼貌教育,教孩子说儿歌《老师早》:“小宝宝,有礼貌,看见老师问声“‘好”’,老师夸我有礼貌。”为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教幼儿学说儿歌《漱口》:“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不要小看一首首小小的儿歌.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紧相连,能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会让幼儿更主动地遵守好的习惯。午睡前,幼儿要将外衣脱下来,乱七八糟地堆放在课桌上很不卫生,起床后再找自己的衣服也不容易。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衣服应该放在哪儿?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抱着衣服睡,有的说放在衣橱里。其中张蔚然小朋友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大家的认可:把衣服挂在椅子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午睡时,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上,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三)用教师的榜样感染幼儿
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耳濡目染,天长日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我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又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四)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对于幼儿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正面的赏识、鼓励、表扬,使幼儿的良好 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巩固和发展。当幼儿良好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恰当、具体的肯定和赞赏,这对孩子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尤其重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最高的,老师的话就是正确的,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后他的行为就会被强化。如在幼儿洗手时表扬:“赵晨曦的小手又白又嫩,因为他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手。”“看.宋韵怡洗得多仔细,过几天她的小手一定会变得更好看。”由此幼儿会愿意认认真真洗手.从而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