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世界中培育儿童的德性(2)
与此同时,现实的生活世界本就不是一个理想的世界,不仅存在着大量的非道德行为,而且道德标准参差不齐,作为榜样的成人在道德选择上的沉默与回避或自相矛盾,都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德性的发展。成人的这一表现可以理解为非道德行为,但由于这种非道德行为具有隐蔽性,当前德育工作者们并未给予很好的关注或重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明明知道某一观念、某一行为是不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但从自身利益出发,或者屈从于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外在因素,我们不得不在道德上不作为。这种不作为就有可能被儿童认为是一种被社会许可的行为而接收下来,从而对其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三、让儿童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一)重新审视道德的生活意义
在审视道德的生活意义的基础上,德育是否就是构建一种“道德生活”或“可能的生活”呢?[lO]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应然的追求最终仍会导致德育落人背离生活的窠臼,道德应该在生活中验证自我和发展自我。不管在学科意义上还是在生活意义上,德育的目的绝不是发展儿童的一系列已经知识化了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在发展儿童某一道德品质的同时应该对其最终的指向进行追问,这样才不至于陷于为道德而道德的泥淖。德性与其对立面是无法剥离的,道德的失范行为同样具有教育意义。所谓发展儿童的德性,不应该也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去对其进行施教,也不应该将全部努力寄托在给儿童灌输那些优良的道德品质上。教化对于德育的意义在于将“已有”的道德要求灌输给儿童,但儿童最终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将取决于其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对道德的体验和认知,而儿童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发展无论在方向上还是速度上都不是同步的,这加大了儿童德育的难度,使儿童道德教育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可能性,即儿童道德教育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出现停滞与曲折都是极其自然而正常的,这就决定了儿童道德教育必须始终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能够在儿童生活世界中找到实践与发展的根基。
(二)成人应是敢于审视自我道德的榜样
儿童德性的发展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好的榜样示范可以引导儿童自发做出符合生活世界价值标准的道德行为,而非道德行为则可引导儿童走上“歪路”。当前德育工作最大的弊端就是,将极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上,而忽视了道德品质所赖以生存和实践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成人在这个生活环境中所起的表率与示范作用。儿童擅长于模仿成人的行为,这种学习机制和学习特性决定了成人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影响源,而且这种影响是最为根本和持久的。忽视生活世界中成人行为的道德意义和影响,将知识化和学科化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儿童,是一种典型的工具理性思维,这与道德的本质是相背离的。因此,要实现儿童德性发展与生活的有效融合,成人必须具有进行自我道德审视的勇气。培育儿童的德性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工程,通过学校教育对儿童进行道德灌输必不可少,成人生活世界的道德检视与道德榜样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将儿童德性的培育与成人生活世界的道德建设相剥离,儿童德育将永远不能回归生活,更不可能超越现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lO:7.
[2]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1,(1).
[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1.
[4][9]郑富兴.个体化社会的道德教育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5]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6]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道德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7]盖伯林,吕进军.道德建设的三个层面:人性、信仰、哲学信仰[J].河北学刊,2005,(3).
[8]王孝哲.论道德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0]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